第一次見教官
曾在一些照片牆上看見過許多讓我們生畏的照片。他們穿着不同的衣服,面對鏡頭是不一樣的表情神态,白的,藍的,綠的,襯着黝黑的皮膚,閃耀着非凡的光芒。
紅葉月,我們得以一見這些可愛的人。9月11日晚,有同學拿着粉筆,工工整整地在黑闆上留下幾個字,“歡迎教官。”我們的軍訓生活将從這裡開始,安靜了一年的妙高峰又要響起軍歌了。就在我們緊張而又期待的時間裡,各班軍訓聯絡員已在教學樓大廳集合完畢,期待着與教官的第一次見面。
終于,教官們在總教官的哨聲中,踏着整齊的步伐走進我們的視野中。
我們一一和教官問好,簡單的自我介紹後一起走進教室,教室裡的掌聲毫無征兆地響了起來。一會兒,或是吉他,或是歌曲……教官的臉逐漸清晰起來,剛毅又顯得有幾分木讷。“我會盡我所能好好帶你們的,”這是教官給我們的承諾。不善言辭又有點可愛的教官,讓我們心安。
第一次内務整理
軍訓不僅僅在訓練時要求紀律嚴明,對于内務也同樣有着嚴格的要求。衆所周知的“豆腐塊”就是軍人對于内務要求之嚴格的真實寫照。而在内務訓練中,必不可少的一項就是要教大家怎樣折出一塊四四方方的“豆腐塊”來。
一床軟綿綿的被子,在教官的手下,被丈量,翻折,壓平,最終成為一個有棱有角的“豆腐塊”感覺就像是在變魔術一樣。教官在教授的過程當中,一邊講着折“豆腐塊”的要領,一邊着手演示着,同學們都屏氣凝神,一臉認真地盯着教官手上一個個幹脆利落的動作,仔細地聆聽着教官耐心講解的要點,并在心裡一一的記下,躍躍欲試,想要和教官一樣疊出一床漂亮的“豆腐塊”來。
床上整理幹淨後,教官對其他内務整理也進行了詳細的指導。比如說牙杯的擺放,牙刷都得“看”向一個方向,面巾要對折,折口也得朝向同一邊,各類物品如鞋子,熱水瓶,水桶都要成一條直線擺放等等諸如此類的事情。經過教官的一番指導後,寝室變得整整齊齊,感覺寝室瞬間亮堂了不少。甚至到了就寝時刻,看着床上的那塊棱角分明的“豆腐塊”都有些不忍心拆掉了。
第一次齊唱軍歌
訓練的休息時間總是如此的歡樂。有的同學和教官唠起了嗑,有的同學表演起了才藝,當然最重要的就是大家一起齊唱軍歌了。
在第一天軍訓的晚上,教官便教了我們唱軍歌。在那之後的軍訓休息時刻,操場上總會響起一首首整齊而響亮的軍歌。唱軍歌,唱的是氣勢,唱的是坦率。同學們放開嗓子的歡唱,輕松自在的模樣無不體現他們的蓬勃朝氣!
第一次歌詠比賽
歌詠比賽,這是我們的第一次集體活動,雖然平時訓練我們集體拉過歌,但這次更是我們展現班級良好風貌的時候。我們已經用歌聲唱出了自己的熱情,會操時刻,更需要我們團結一緻,朝着同一個目标前進!
齊步走,腳步砰砰,衣袖刷刷,懷着一顆滾燙的心,整齊劃一的齊步走,此時的我們,鬥志昂揚,意氣風發,訓練場上的揮汗如雨,隻為今天的大顯身手,從溫柔扭捏到剛強有力,從眼神迷離到眼神堅定,從馬馬虎虎到一絲不苟,此時的綠茵場,見證了我們的成長,我們在教官的嚴格訓練下,完成了各項訓練任務,無不彰顯出我們的風華正茂,教官,你們辛苦了,你們永遠是我們的榜樣!
日常訓練
我們漸漸的喜歡上了與同學與教官在一起的那種感覺。從清晨的集訓再到下訓,一整個上午的各種軍事訓練,這些看似雖然非常無聊,卻也成為了我們人生中非常寶貴的一筆财富。在軍訓休憩片刻間,老師在我們渾然不覺間已來到了操場,關心的詢問着我們的生活和身體狀況,在老師的關愛中,日複一日的訓練即使流着汗也是閃着光的。
“一二一,一二一,一二三——四!”軍訓場上聽到最多的就是口令了,伴着烈日,同學們在口令下,訓練走齊步,踢正步。手臂一次次擡高,腳步一次次地踢起,定格——汗水流進了眼睛裡,肌肉的酸痛感遍布全身。可,這正是軍訓之道不是嗎?忍受勞累挑戰極限,不斷磨練意志,培養我們的集體榮譽感。這些,方為訓。
帽子,鞋子,腰帶,領扣。一五一十的,盡數按照教官的要求整理好。
訓為練,練為訓。這是軍訓中最為嚴格的事情,不能笑,不能動。
昂首挺胸,手臂貼緊褲縫,這是站姿。
兩臂自然彎曲放于膝上,雙肩平正背部挺直,這是坐姿。
右腳跨出,與肩同寬,負手置于腰帶上方,這是跨立。
時間多了,該懂的都會了,該知道的都知道了。除去訓練外,軍訓也總是充滿歡樂。當順拐遇到軍訓,世上最銷魂的姿勢會全部出現。當破音遇到強軍戰歌,操場上可能就沒有了鳥兒經過。歡樂多,苦累也多。但最後,我們會穿上沾有淚水與汗水的軍訓服,帶上滿身的自豪,經過主席台,回到我們日常訓練的地方。
人生總是要經曆許許多多的第一次,那時的我們總是懵懵懂懂,時間如白馬過隙,為期十一天的第一次軍訓也即将接近尾聲,願回首時光,迷彩如故。

